根据可信来源信息,Telegram上的社工库可提供以下类型的个人信息查询服务,覆盖范围广泛且敏感程度各异:
一、基础身份信息
个人基础数据:姓名、年龄、手机号、身份证号、户籍地址及家庭成员信息。
社交账号关联:通过QQ号、微信号、微博号等反查绑定手机号与实名信息。
二、隐私敏感记录
1. 住址与行踪
实时定位、历史轨迹、外卖收货地址(含详细门牌号);
酒店开房记录(含时间、地点);
航班乘客信息、交通出行记录。
2. 金融与资产
银行账户、名下资产、贷款记录及流水明细;
车辆登记信息、房产信息。
3. 生物识别与证件
护照图像、人脸照片等生物特征数据(需支付高额费用);
婚姻登记、社保信息等关联数据。
三、网络行为数据
通信与社交:通话记录、朋友圈关联联系人名单;
消费记录:电商平台购物历史、快递单信息(含未加密内容);
账号安全:常用密码、关联平台账号(部分含密码)。
四、数据来源与交易模式
数据整合途径:聚合公开泄露库(如快递、酒店数据)、内部人员贩卖(如运营商/金融机构“内鬼”);
变现方式:
积分制或会员制收费(例:2000元永久查询权限);
支付以加密货币(如USDT)为主,部分支持微信/支付宝;
通过拉新或上传数据换取免费查询额度。
五、风险警示
此类服务严重违反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数据滥用可导致精准诈骗、网暴“开盒”及线下人身威胁。建议公众避免在社交平台过度暴露个人信息,定期修改高强度密码,并对异常链接保持警惕。